fbpx

news banner

 

要在期刊上發表論文並非易事,除了投稿流程繁複外,審稿流程也相當嚴謹,從研究的設計構想,到文詞通順及標點符號,都需要受到嚴密審視。

 

那為何每年還有這麼多已出刊的論文遭到撤稿呢?

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背後秘辛。

 

 

在文章的一開始,先幫大家定義期刊撤稿的意思。

 

撤稿:因作者個人因素,期刊主動要求撤回已投出的論文及作品。

 

撤稿通常發生在兩個條件下

1.期刊的真實錯誤

真實錯誤可能來自實驗數據的錯誤,經其他學術機構或個人向期刊舉報後,期刊將會展開調查。確認錯誤確實存在後,即會著手進行撤稿,隨後發布撤稿信通知其他期刊。

 

2.有意或無意的行為不端

此項目大略被分成兩個原因:

  • 抄襲或瞟竊
  • 資料造假

 

抄襲或瞟竊與字面意義相同,意指將他人的研究成果當成自己的,卻沒有明確地標明引用,或是在自己的文章中大量翻抄他人文章。

 

資料造假則是竄改實驗結果,無論是數據上的竄改,或是利用修圖軟體更變圖像內容,造假出一個不真實的結果。

 

 

無論是真實錯誤還是行為不端,兩者的嚴重性皆不容小覷,不但浪費編輯及審閱人的寶貴時間,更會誤導讀者,甚至將後續科學研究引導至錯誤的方向。

 

於是期刊才會有撤稿的機制,無論是經他人舉發,或是期刊自行發現疑慮。將會展開調查。確認有撤稿的必要時,即會進行撤稿的流程。

 

而撤稿對作者會有一定的影響,期刊會清楚識別撤稿的文章(例如:在標題、作者名字等欄位公佈撤稿聲明),以防不適用的文章誤導其他讀者。

 

遭到撤稿的作者因情節不同,其相關論文也可能被一併撤下,同時有黑歷史的作者往後再行投稿時,也會受到更嚴厲的檢視,更會被撤稿相關網站公佈詳細資訊(例如:Retraction Watch)

 

無論是期刊還是作者,都不樂見撤稿的情形發生,不僅浪費審稿的機會成本,更可能造成讀者或後續研究的誤解。因此在投稿前一定要特別注意文中提到的兩項,檢查自身稿件是否有重大錯誤,同時也要避免有意或無意的行為不端,才能有效降低撤稿的機率,共創健全的期刊論文機制。

 

祝福每位作者!

fb messag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