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
news banner

 

嘔心瀝血的完成研究後,接下來的步驟通常是將其發揚光大。為了讓學術界能夠了解你的成果,研究者通常會發表自己的研究。

而在學術研討會或其他場合中,要怎麼流暢地進行學術簡報呢?簡報的架構及內容又該怎麼安排?

 

為了流暢地進行簡報,以下有幾項重點提醒:

 

確認簡報目標及聽眾背景

在準備簡報前,可以先確認自已的聽眾背景,是相同領域的研究員?還是專家級的學者?或是普通的一般聽眾?

確認聽眾身分後,再以不同的角度去設計簡報目標,讓目標聽眾能了解自己的研究。

同時也要思考如何引起聽眾的興趣,引導聽眾聆聽簡報內容。

 

注意時間限制

一般來說發表的時間大約訂在20-40分鐘間,當然每個發表場合可能有不同的限制,但無論如何,研究者必須注意時間的限制。

雖然在發表場合中大家都很友善,不會過度苛責超過時間的發表者,但若沒有做好時間的分配,在最後一次鈴響後才把所有內容快轉完畢,會大大降低此次發表的成效。

而若超出時間太多,冗長的發表內容也會失去聽眾的興趣。

於是研究者必須注意時間的限制,在事先練習時做好時間的掌握。

(小提示:一張剪報的報告時間通常為1分鐘,40分鐘的簡報通常需要40張剪報。)

 

善用PPT

雖然PPT只是輔助功能,但若使用得當,也能為簡報加上不少的分數。

PPT上頭的字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小,否則台下聽眾看不清楚,就失去其輔助意義。

能以圖表呈現的內容就不要用文字,因為圖表比文字更為吸睛,也能使聽眾更快理解,讓你的簡報更吸引人。

在簡報過程中,千萬不要逐字照稿念,要記得適時地跟台下聽眾有互動,才能使短短的簡報更生動有趣。

 

至於學術簡報的大致架構如下:

 

此範本為安全版本的大綱範例,當然每個不同的場合對簡報可能有不同的規定,在準備簡報時應該注意遵守!

雖然發表的文章內容是最大的重點,所以許多人會忽略簡報的準備,但若能流暢生動的發表自己的成果,不僅更容易讓自己的研究受到注意,也能讓其他學者對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喲!

 

然而要流暢而生動的進行簡報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,不過只要謹記注意事項並反覆的練習,你也可以進行一場成功的簡報。

 

祝福每位研究者~